Ocean Forum - Fostering a safe and productive ocean

伴随我国2030年“碳达峰”、2060年“碳中和”战略目标的确立,亟需展开科学研究,为实现碳中和的途径和方式提供科学支撑。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碳库,被称为蓝碳,其对于吸收固定二氧化碳,减缓全球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。 为了服务国家需求、提供科学支撑,我们的科学家围绕海洋系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。

本次论坛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组织,将介绍海洋二所在地球海洋演化、海洋生命起源、碳遥感技术、海洋环境污染等领域展开的研究。

论坛期间将现场连线南极中山站的工作人员,为我们介绍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领域的历史,一同感受在南极工作的点点滴滴。论坛也将与智渔团队连线,了解我国水产养殖与捕捞领域志愿者的工作情况。

活动时间:2021年4月24日,14:30—15:30,云栖厅

领略海洋风采

  1. 活动开场(1分钟)王云涛
  2. 介绍视频(4分钟)
  3. 现场连线——南极中山站(25分钟)王硕仁

海洋二所论坛

  1. 趣味海洋——生命奥妙(6分钟)张睿妍
  2. 现场连线——渔业养殖(5分钟)韩寒
  3. 遥望海洋——全球遥感(2分钟)高志斌
  4. 守护海洋——海洋碳遥感(5分钟)李腾
  5. 海底扩张——海陆演化的幕后推手(5分钟)田原
  6. 畅想未来——蓝海城市(5分钟)何虎

本次论坛召集人包括:

许学伟,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,研究员,围绕海洋微生物资源分类及应用、海洋分子生态学开展研究工作。

王硕仁,南极中山站站长,分享在南极生活与工作的点点滴滴。

王云涛,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,副研究员,从事锋面海洋动力学、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.

唐立梅,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,副研究员,从事海洋地质学研究,我国首位乘“蛟龙号”完成深潜的女科学家。

余星,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,研究员,从事印度洋洋中脊玄武岩成因及构造-岩浆演化、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过程、地学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研究。

韩寒,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创始人,用跨界的研究与传播推动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,让中国的江河湖海年年有“渔”!

张睿妍,上海交通大学与海洋二所联培博士。她想与大家聊聊神奇的海底动物们与它们名字背后的故事

李腾,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,博士后,从事海洋水色遥感、碳循环遥感研究。

 

田原,研究生二年级在读,俯冲带地幔演化与岩浆作用研究。

汤锐,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在读研究生,从事海洋锋面动力过程研究。

高志斌,上海交通大学与海洋二所联培博士,分享全球遥感图像的魅力。

蒋悦,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在读研究生,探究台风对海洋造成的影响。

何虎,一个致力于成为岛主的年轻人,将来想在海里有自己的居所。

王云涛 Hangzhou

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